多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江河弯道和沿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 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
繁殖与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70%。仔鱼体长7~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一面继续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轮虫和无节幼虫;10~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
二、青鱼分布范围
青鱼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其中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
三、秋季如何钓青鱼
选定时间(仲晚秋为宜):每年立秋在8 月份,在季令上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天,但是,此时的气候与夏季无异。因此此时不属秋天黄金季节的范畴。中秋过后,气温日趋下降,气压升高,多风,水中供氧量充足,此时起一直到小雪前后,一直都是钓获青鱼的最好时节。在一天当中,上午钓底一般很难有青鱼咬钩现象,此时由于温差较大,这个时间段最好钓离底。中午 12 点后,气温经过逐渐的升温后,相对稳定,此时的青鱼又重返底部觅食,此时下钩钓底,是最佳时机。另外,尤其在“ 寒露”、“霜降”节气的晚秋,鱼儿为填肚越冬要贮存食料,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
关注气候变化:秋天,虽然是秋高气爽,但也有变化无常的时候,密切地关注气候变化对鱼儿的影响。特别进入仲秋后,最大的特点就是冷热无常。一旦出现几天突发性的骤冷骤热,不仅这种忽高忽低的气温会直接影响到水温升降的突然失常而使鱼类感到特别不适,还会由于突发性的骤热更加缺氧导致鱼儿也突然少摄食, 甚至不摄食。所以,骤冷骤热天气不宜垂钓。同样,秋天也多会是阴雨连绵或晴有早雾天气。若是有小风细雨或是早上有水蒸雾气这种大气环流的情况,就能增加河堰水中的氧气而会变得更加水活鱼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