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四海tv
您的位置:四海TV > 饵料配方

沙蚕生态习性与采捕

来源:作者:发表时间:2015-07-09 16:47



生态习性

  沙蚕栖息在潮间带泥砂底质中,掘成U字形穴而匿身其中,随潮水涨落而活动,昼伏夜出,摄食时落出砂面。幼虫主要摄食单细胞藻类,底栖穴居后则以动、植物碎片和腐屑为饵,能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多为雌雄异体,但无明显生殖系统,性成熟时形成生殖腺。多数海洋产沙蚕于生殖前其形态和体色发生变化,可分辨出雌性-青绿色、雄性-整体为乳白色,足部红色,称为异沙蚕体即亲沙蚕。满月时群游海面,有的雌雄追逐,有婚舞现象。体外受精。成熟卵子为圆球形、蓝绿色,沉性卵,卵径75-150微米不等。受精卵经早期胚 胎发育、担轮幼虫、疣足幼虫和刚节幼体等发育变态阶段,成长为成体。

  采捕沙蚕两种方法:

  用密网捕捞性成熟出穴群集水中交配的个体。在繁殖季节大潮汛时夜间作业,捕获的沙蚕多供食用。

  在潮间带挖掘。沙蚕在泥沙中穴居深度约为25-40厘米,于退潮时携带锨、锹或锄,找到穴口,在沙蚕被惊动退缩到深处之前迅速挖掘,注意不要挖断蚕体,残体不易蓄养。采到的沙蚕要防止日晒、雨淋,以免影响成活率。